要想實現真正的脫貧致富,離不開扶貧產業的帶動。河北張家口張北縣張北鎮小柳溝村黨支部書記楊振果心里一直籌劃著“如何足不出戶,讓貧困群眾、閑散勞動力走上脫貧致富的路?”
近年來,經開區緊緊圍繞 “首都兩區”建設定位,搶抓重大發展機遇,將新能源裝備制造業作為主攻方向,形成以金風科技風機制造為代表的風電產業鏈和以中環股份、原軾金剛石生產線制造為代表的光伏產業鏈,8家相關企業年產值超過25億元,帶動近3000人就業。
如今網絡直播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黨員干部化身“網紅”助農銷售,既是疫情防控下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之舉,也是脫貧攻堅的新作為、新擔當。近日,張家口懷來縣北辛堡鎮的黨員干部就走進直播間,通過網絡直播帶貨農副產品掀起了一波熱潮,受到了各界群眾的一致好評,也讓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真正落到了實處。
2018年底,張北縣德勝村摘掉“貧困帽”,實現全村脫貧出列,2019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3700元;集體經濟收入從無到有,2019年達到133萬元。從“貧困村”到“百萬村”,從“貧窮”到“小康”,德勝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苦干實干創新干,繪就了一副齊心協力奔小康的美好藍圖。
朝陽新村,是陽原縣脫貧攻堅中脫穎而出的一個新村。2019年, 大田洼鄉的朝陽溝村、高家背村、葡萄灣村、張家溝村、 石良地村、賈莊子村、羅莊子村等7 個深山村遷入這里。 新村統一規劃,獨門獨院,199 戶472 人不僅搬進了新房子,而且還能就近務工,生活有了新變化。
陽原縣揣骨疃鎮窯兒溝村, 百十來口人,村民世代散居在山坡上,生活條件比較艱苦。 2017年, 通過易地扶貧搬遷,窯兒溝村民全部搬出山溝溝,住進規劃整齊的新居。 村里建起了民宿、魚塘、養殖場,村莊和村民的面貌煥然一新。
一塊彩色小面團在指尖上一揉、一搓、一捏,眨眼間,一個栩栩如生的小面人就站在了李寧的手掌上。 二十多年來,她手上的小面人從孫悟空、豬八戒變化到還原遼墓壁畫的人物和生活場景,再到2022年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小小面人蘊含的文化符號越來越豐富,文化內涵也越來越深。
在張家口宣化, 家門口的生態旅游正在讓鄉間村落煥發強勁的生命力, 一條宜居宜業、惠及各方的發展之路, 正在讓村民實現“從美麗鄉村走向美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