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id="9gz7t"><sup id="9gz7t"></sup></code>
  • <td id="9gz7t"><ruby id="9gz7t"></ruby></td>
    <td id="9gz7t"><ruby id="9gz7t"></ruby></td>

      1. 河北紀錄小康工程數據庫 > 統計數據 > 河北省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河北省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河北省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統計公報

        (2021年2月25日)

        河 北 省 統 計 局

        國家統計局河北調查總隊

          2020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省委、省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三六八九”工作思路,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經濟運行加快回升向好,轉型升級邁出新步伐,穩就業保民生成效顯著,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省生產總值實現36206.9億元,比上年增長3.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880.1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13597.2億元,增長4.8%;第三產業增加值18729.6億元,增長3.3%。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10.1:38.3:51.6,調整為10.7:37.6:51.7。

          全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85.9萬人,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5.89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0.57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46%,控制在4.5%的預期目標以內。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1%。其中,城市上漲2.0%,農村上漲2.2%。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上漲7.1%,衣著下降0.3%,居住下降0.9%,生活用品及服務下降0.1%,交通和通信下降3.1%,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2.0%,醫療保健上漲2.1%,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4.5%。在食品煙酒價格中,糧食價格上漲1.3%,豬肉價格上漲49.6%,鮮菜價格上漲6.1%。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下降1.5%,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比上年下降1.6%。農產品生產者價格上漲11.5%,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4.3%。

          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新動能加快成長。規模以上工業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8%,快于規模以上工業3.1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6.6%,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9.4%。規模以上工業八大重點產業增加值增長6.4%,其中生物醫藥健康產業增加值增長15.0%,新能源產業增長13.7%,信息智能產業增長6.1%,新材料產業增長6.2%。規模以上服務業中,高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3.1%。新產品產量快速增長。集成電路產量增長6.6倍,新能源汽車增長25.3%,工業機器人增長26.5%,太陽能電池增長21.7%。

          民營經濟增加值22907.2億元,比上年增長4.4%;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3.3%,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

        二、農業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6389千公頃,比上年下降1.2%。糧食總產量3795.9萬噸,增長1.5%。其中,夏糧產量1453.9萬噸,下降1.5%;秋糧產量2342.0萬噸,增長3.5%。

          棉花播種面積189.2千公頃,比上年下降7.2%;棉花總產量20.9萬噸,下降8.3%。

          油料播種面積355.4千公頃,比上年下降2.5%;油料總產量119.5萬噸,與上年持平。

          中草藥材總產量69.0萬噸,比上年增長10.2%。

          蔬菜播種面積803.5千公頃,比上年增長1.1%;蔬菜總產量5198.2萬噸,增長2.1%。其中,食用菌(干鮮混合)產量165.6萬噸,增長14.1%。

          園林水果產量1031.4萬噸,比上年增長2.7%。食用堅果產量57.0萬噸,增長7.1%。

          豬牛羊禽肉產量415.8萬噸,比上年下降3.2%。其中,豬肉產量226.9萬噸,下降6.2%;牛肉產量55.6萬噸,下降2.8%;羊肉產量31.3萬噸,增長1.0%;禽肉產量102.0萬噸,增長2.5%。禽蛋產量389.7萬噸,增長1.0%。生牛奶產量483.4萬噸,增長12.8%。

          水產品產量95.3萬噸,比上年增長2.0%。其中,養殖水產品產量74.8萬噸,增長5.7%;捕撈水產品產量20.5萬噸,下降 9.4%。

          農業機械總動力7989.9萬千瓦(不包括農業運輸車),比上年增長2.0%。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部工業增加值11545.9億元,比上年增長4.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7%。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0.2%,集體企業下降21.2%,股份制企業增長4.9%,外商及港澳臺企業增長4.8%。分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增長3.0%,制造業增長5.1%,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6%。

          規模以上工業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增長9.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下降3.1%,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5.0%,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9.8%,醫藥制造業增長14.1%,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0.1%,汽車制造業增長0.8%,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0.7%。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038.1億元,比上年下降1.4%。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63.4億元,下降18%;股份制企業1638.0億元,下降0.1%;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378.4億元,下降5.2%;私營企業992.0億元,下降0.3%。分門類看,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54.1億元,下降37.1%;制造業1776.7億元,下降1.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207.3億元,增長13.4%。

          規模以上工業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2019年為84.05,比上年降低0.13。

          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2087.4億元,比上年增長5.8%。資質等級以上建筑業企業房屋施工面積35081.6萬平方米,增長0.2%;房屋竣工面積7316.0萬平方米,下降18.2%。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利潤139.7億元,比上年下降2.9%,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利潤30.7億元,增長4.8%。

        四、服務業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2887.9億元,比上年下降0.4%;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890.6億元,下降0.6%;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341.8億元,下降14.4%;金融業增加值2599.6億元,增長6.2%;房地產業增加值2643.0億元,增長6.6%;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742.1億元,增長16.8%。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4382.61億元,比上年增長0.6%;營業利潤218.51億元,下降6.5%。物流業增加值2817.5億元,增長3.5%,物流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7.8%。

          全年貨物運輸總量24.8億噸,比上年增長2.0%;貨物周轉量13735.5億噸公里,增長1.2%。旅客運輸總量1.8億人,下降59.9%;旅客運輸周轉量603.6億人公里,下降54.0%。機場旅客吞吐量1046.8萬人,下降28.5%。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12.0億噸,增長3.6%;沿海港口集裝箱吞吐量446.8萬標準箱,增長8.3%。全省公路通車里程20.5萬公里(包括村路),比上年增長4.0%。其中,新增高速公路333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7809公里;農村公路總里程達17.7萬公里(包括專用公路)。

          全省年末民用汽車保有量1763.1萬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比上年末增長5.8%,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1621.3萬輛,增長5.5%。民用轎車保有量1058.2萬輛,增長5.3%,其中私人轎車1022.1萬輛,增長5.3%。

          全年郵政行業業務總量853.7億元,比上年增長53.2%。郵政函件業務2786.8萬件,下降32.9%;包裹業務174.5萬件,增長23.1%??爝f業務量37.0億件,增長60.7%;快遞業務收入335.0億元,增長38.2%。

          全年完成電信業務總量5973.4億元,比上年增長26.0%。年末電話用戶總數8988.2萬戶,其中移動電話用戶8336.0萬戶。移動電話普及率上升至109.8部/百人。固定電話用戶652.1萬戶。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2534.4萬戶,比上年末凈增174.7萬戶,其中固定互聯網光纖寬帶接入用戶2362.9萬戶,比上年末凈增120.0萬戶。移動互聯網用戶數7104.0萬戶,比上年末凈增188.8萬戶。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72.1億G,比上年增長31.7%。手機上網用戶7093.4萬人,比上年末凈增195.0萬人。

        五、國內貿易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2705.0億元,比上年下降2.2%。按經營單位所在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完成10268.8億元,增長0.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完成2436.2億元,下降11.2%。

          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增長16.1%,飲料類增長25.6%,煙酒類增長31.6%,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下降8.1%,化妝品類增長39.9%,體育娛樂用品類下降39.5%,文化辦公用品類下降13.7%,通訊器材類下降24.1%,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34.5%,金銀珠寶類下降1.6%,日用品類增長19.8%,書報雜志類增長0.8%,中西藥品類增長2.5%,家具類下降25.0%,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增長33.8%,石油及制品類下降25%,汽車類下降4.4%。

          全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2505.3億元,比上年增長17.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9.7%,比上年提高3.5個百分點。

        六、固定資產投資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2.9%。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3.2%。

          在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中,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下降5.3%;第二產業投資下降5.6%;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0.7%?;A設施投資增長16.5%,占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25.7%,比上年提高2.9個百分點。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水利管理業、市政設施管理業完成投資分別增長98.6%、71.5%和10.1%;教育業、娛樂業、社會保障業等社會性基礎設施投資合計增長20.1%。民間固定資產投資下降5.1%,占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66.9%。

          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5.8%。其中,住宅投資增長8.4%,辦公樓投資下降17.5%,商業營業用房投資增長1.9%。

        七、對外經濟

          進出口總值完成4410.4億元,比上年增長10.2%。其中,出口總值2521.9億元,增長6.4%;進口總值1888.5億元,增長15.8%。在出口中,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178.3億元,增長29.8%;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297.7億元,增長9.2%;鋼材出口269.9億元,下降15.5%;農產品出口114.1億元,增長3.2%;機電產品出口877.3億元,增長9.7%;高新技術產品出口212.3億元,增長1.0%。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1342.3億元,比上年增長5.0%。其中,出口991.2億元,增長3.4%;進口351.1億元,增長10.0%。

          實際利用外資110.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7.3%。其中外商直接投資108.5億美元,增長10.2%。全省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項目) 348個,增長16.8%;合同外資額62.1億美元,增長5.1%。

          備案(核準)對外投資企業103家,比上年增長1.0%;對外投資總額66.7億美元,增長18.6%;中方對外投資額48.5億美元,增長0.6%。

          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27.7億美元,比上年下降9.7%;對外勞務合作派出各類勞務人員530人,下降66.7%。

        八、財政金融

          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826.4億元,比上年增長2.3%。其中,稅收收入2527.2億元,下降3.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9021.7億元,增長8.5%。

          年末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80895.2億元,比年初增加8010.7億元,其中住戶存款余額53212.5億元,比年初增加6654.0億元。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60605.2億元,比年初增加7157.1億元。

          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2088.6億元,比上年增長5.0%。其中,財產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591.9億元,增長3.4%;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101.8億元,增長3.8%;健康和意外傷害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394.9億元,增長11.3%。原保險賠付支出601.7億元,增長9.4%。其中,財產險業務賠款314.3億元,增長11.4%;壽險業務給付156.2億元,下降1.8%;健康和意外傷害險賠款及給付131.2億元,增長20.9%。

        九、居民收入消費和社會保障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36元,比上年增長5.7%。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7286元,增長4.3%;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6467元,增長7.1%。全省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037元,增長0.3%。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3167元,下降1.3%;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644元,增長2.2%。全省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7.7%,比上年上漲1.7個百分點。其中,城鎮為26.9%,農村為29.2%。

          年末全省城鎮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738.1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6.62萬人,其中在崗職工參保人數為1257.81萬人,離退休人員參保人數為480.29萬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691.52萬人,增加137.42萬人。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1069.45萬人,增加118.01萬人,其中參加工傷保險農民工432.58萬人。

        十、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省省級及以上企業技術中心759家、技術創新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97家、重點實驗室273家。組織實施的國家和省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638項,其中在建國家重大專項和示范工程項目30項。專利申請授權量92196件,比上年增長59.5%。截止年底,有效發明專利34147件,增長18.3%。全年共簽訂技術合同7486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558.55億元,比上年增長46.1%。

          年末全省共有產品檢測實驗室2368個,省級及以上檢測中心13個。產品、體系和服務認證機構13個,全年完成強制性產品認證企業2299個。法定計量技術機構174個,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467.35萬臺(件)。制定、修訂省級地方標準195項。全省有地震臺站26個,地震遙測臺網4個,海洋觀測站10個,省級地質環境監測站1個,天氣雷達觀測站點6個,衛星云圖接收站點2個。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2.53萬人,比上年增長25.5%;在學研究生6.41萬人,增長16.1%;畢業生1.59萬人,增長14.7%。普通高等學校125所,招生52.62萬人,增長5.3%;在校生160.48萬人,增長8.9%;畢業生38.51萬人,增長7.6%。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83.79萬人,普通中學在校生453.30萬人,小學在校生695.92萬人,幼兒園在園幼兒245.31萬人。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7.63%,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94.14%。

        十一、文化旅游、衛生健康和體育

          年末全省有博物館144個,公共圖書館177個;文化館182個,檔案館185個。有線電視用戶627.23萬戶,有線數字電視用戶613.51萬戶。年末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9.77%,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9.84%。全年審查完成故事影片22部。出版各類報紙9.64億份,各類期刊3920.92萬冊,圖書30098萬冊(張)。

          接待國際游客7.9萬人次,旅游外匯收入2957.5萬美元,分別比上年下降95.8%和96.6%;接待國內游客3.8億人次,創收3674.7億元,分別下降51.4%和60.3%。旅游總收入3676.7億元,下降60.5%。

          年末全省共有醫療衛生機構86926個,其中醫院2246個,鄉鎮衛生院199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 1459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87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88個。衛生技術人員51.80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23.96萬人,注冊護士19.99萬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44.07萬張,其中醫院34.70萬張,鄉鎮衛生院6.99萬張。

          年末全省各類提供住宿的收留撫養類機構1781個,床位23.52萬張。其中,特困人員供養機構299個,床位5.24萬張。各類社區服務機構43243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501個,社區服務站13459個。

          全年我省運動健兒在全國高水平賽事中共獲金牌21枚,銀牌25枚,銅牌23枚。

        十二、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截止2020年底,自然保護區達41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3個,省級自然保護區26個。

          全省規模以上工業新能源發電量477.9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4.4%。其中,風力發電量340.5億千瓦時,增長15.3%;太陽能發電量99.5億千瓦時,增長13.3%;生物質發電量23.3億千瓦時,下降2.4%;垃圾焚燒發電量14.7億千瓦時,增長34.8%。

          全年各類生產安全事故死亡821人。

          注釋:

          1、本公報2020年部分數據為快報數。

          2、部分數據合計數或相對數由于單位取舍不同而產生的計算誤差,均未作機械調整。

          3、全省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值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4、按照我國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和數據發布制度規定,地區生產總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終核實兩個步驟。最終核實數據確定后,初步核算數據不再使用。經最終核實,2019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現價總量為34978.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

          5、2020年全年,民營經濟統計口徑調整為除國有控股、港澳臺商控股和外商控股以外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具體包括五類經濟單位:民營企業(企業控股情況中除國有控股、港澳臺商控股、外商控股之外的企業);民間非營利組織(社會組織);個體經營戶和農村承包經營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其他民營組織。

          6、農產品生產價格是指農產品生產者直接出售其產品時的價格。

          7、工業戰略新興產業包括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數字創意產業等八大產業中的工業相關行業。

          8、水產品產量中不包含遠洋捕撈產品。

          9、計算“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的統計指標有變更,原“出口商品檢驗合格率”替換為“出口產品質量溢價率”。

          10、基礎設施投資是指建造或購置為社會生產和生活提供基礎性、大眾性服務的工程和設施的支出?;A設施投資包括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交通運輸、郵政業,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教育、衛生等投資。

          11、民間固定資產投資是指具有集體、私營、個人性質的內資企事業單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絕對控股和相對控股)的企業單位建造或購置固定資產的投資。

          12、房地產業投資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外,還包括建設單位自建房屋以及物業管理、中介服務和其他房地產投資。

          13、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是指報告期末在電信企業登記注冊,通過xDSL、FTTx+LAN、FTTH/0以及其他寬帶接入方式和普通專線接入公眾互聯網的用戶。

          14、中等職業教育包括普通中專、成人中專、職業高中,不包含技工學校。

          15、普通高等學校的招生數、在校生、畢業生均不包含成人及研究生學生數。

          16、公報中部分數據來源于相關部門。


        推薦

        91福利精选在线观看_bt.info 日韩_国产α-级强奸理伦片_强制潮喷失禁调教sm在线
        <code id="9gz7t"><sup id="9gz7t"></sup></code>
      2. <td id="9gz7t"><ruby id="9gz7t"></ruby></td>
        <td id="9gz7t"><ruby id="9gz7t"></ruby></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