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現在剩余的 551 萬貧困人口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脫貧攻堅任務之艱巨、工作之繁重可想而知。在此背景下,電商扶貧可以發揮重要作用。發展農村電商不僅有利于打通物資和產品供需通道,助力農資供應,實現產供銷有機銜接,推動農村特色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提高脫貧質量 ;而且有助于貧困戶開闊眼界,學習先進的生產和管理經驗,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對于貧困地區來說,農村電商發展仍然存在內生動力不足、基礎設施不健全、物流系統發展不完善、專業人才
匱乏等制約因素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支持、引導和培育下,我國一些農村地區通過互聯網發展電商,促進農業轉型升級,實現了脫貧致富,有力推動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但對于一些貧困地區來說,農村電商發展仍存在制約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貧困戶發展電商的內生動力不足。一些農村地區的電商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有些貧困戶由于信息閉塞,受教育程度偏低,對電商沒有足夠了解 ;有些貧困家庭雖已使用互聯網,卻因網絡信息魚龍混雜而不能從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為己所用 ;有些貧困地區雖然已經具備發展電商所需的自然資源、特色農產品,但對
電商在實現脫貧致富中的作用認識不夠。農村電商內生動力不足,難以充分發揮在精準扶貧方面的作用。
二是支撐農村電商發展的網絡基礎設施不健全。目前,我國農村地區基本實現了網絡信號全覆蓋,貧困村寬帶覆蓋率已達到了 99%。但在一些偏遠山區,地形地勢的復雜、各種建筑和道路的開發,使得網絡信號受到干擾和阻隔,經常會出現信號弱或沒有信號的情況,難以滿足基本的上網需求。一些貧困地區基礎設施不健全,制約著網絡的進一步普及 ;并且網絡資費對貧困戶而言仍是較大支出,上網成為一種奢
侈品而不是必需品。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村電商的普及和發展。
三是發展農村電商的物流系
統不完善。我國農村地區人口居住相對分散,特別是地形復雜、條件較差的偏遠山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落后,增加了物流成本。農產品進城的“最初一公里”和工業品下鄉的“最后一公里”不通暢問題,
制約著農村電商的發展。就目前農村的物流配送體系而言,郵政系統覆蓋面最廣,但其速度無法滿足網購者的需求;速度較快的快遞企業因這些地方發件量較少而難以實現全面覆蓋 ;滿足農產品保鮮需要的冷鏈物流系統由于技術和成本因素更不易實現。物流配送系統的不完善,已經成為制約農村電商發展的瓶頸 :對于上行的農產品來說,降低部分農產品比如果蔬的新鮮程度,會影響網售信譽 ;對于下行的消費者來說,等待時間過長會影響網購積極性。
四是農村電商發展所需的專業人才匱乏。人才是影響農村電商發展的關鍵因素。農村電商生態系統的建設、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生產—銷售—售后服務),需要各方面、各層次的人才來支撐。但目前一些貧困地區產業凋敝,發展環境不佳,難以留住人才。農村電商發展所需的專業人才和帶動鄉村振興的綜合人才相對缺乏,制約了電商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
為農村電商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完善貧困地區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現代物流體系建設,注重對農村電商人才的培養為農村電商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激發貧困地區人口脫貧內生動力。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各級政府應把扶志和扶智相結合,把激發脫貧內生動力放在首位。在農村電商發展起步階段,各地政府需高度重視、積極引導、大力支持。一是成立以政府一把手為組長、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農村電商領導小組。農村電商的發展需要各相關部門的密切配合,調動相關資源。二是統籌謀劃農村電商產業布局,搞好農村電商發展的頂層設計。各地方政府應對本地農村電商發展有清晰的定位和明確的規劃,并制定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因地制宜地指導本地農村電商發展。三是主動引進各大電商平臺。各大平臺企業的入駐,有助于貧困人口接受電商理念,為農村電商發展注入活力。四是積極扶持、樹立、宣傳農村電商的成功典型,激發貧困人口通過電商脫貧的內生動力。五是組織相關青年學習參觀,增長見識、開闊視野,提高其以電商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
完善貧困地區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網絡普及率。政府應主動作為,一方面要設立專項資金,加大對貧困地區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 ;另一方面要積極探索與企業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制定優惠政策吸引、鼓勵電信企業投資,利用市場力量推動貧困地區、邊遠山區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網絡普及率。對于貧困戶上網所需要的電腦、智能手機以及網絡服務費等,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專項幫扶補助,也可以發動社會公眾捐款,還可以鼓勵金融機構提供小額信貸。加強農村現代物流體系建設,打造農村電商發展通道。目前,貧困地區物流配送分散、規模不足,成本高、效率低,制約了電商扶貧的開展。對此,地方政府應積極引導各物流企業開展技術和業務合作,充分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農村電商物流配送的制高點。應加快完善農產品配送體系和冷鏈設施建設,暢通冷鏈運輸設備租用渠道,打通農村物流發展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推動農村電商在精準扶貧道路上健康發展。
高度重視人才引進,加大農村電商人才培養力度。地方政府應高度重視人才在發展農村電商、促進精準扶貧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制定相關政策引進電商人才,為電商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吸引在外務工青年返鄉創業就業。二是著力培養電商人才,提高電商運營能力。既可以與高校合作培養農村電商發展所需的相關專業人才,也可以由政府出資定向支持優秀學生進入重點大學相關專業學習,畢業后回到鄉村,投身電商事業發展,為實現鄉村振興貢獻力量。三是提高農村電商人才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對于領導和管理人員,培訓內容應聚焦在電商發展的戰略規劃和頂層設計上 ;對于企業老板,應著重培訓如何通過發展電商推動企業的轉型升級 ;對于運營人員,應專注于網店運營和產品營銷知識的培訓 ;等等。四是積極打造支持農村電商發展的服務團隊(如負責農產品供銷對接服務團隊、農產品網貨化包裝服務團隊、農業技術團隊、農產品標準化團隊、品牌塑造團隊等),為農村電商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以促進精準扶貧、助力鄉村振興。
(作者分別為河北廣電信息網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中共河北省委黨校(河北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
經濟日報 2020-11-04
中國社會科學報 2020-09-30
2020-07-16
光明日報 202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