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 北 省 統 計 局
2009年2月23日
2008年是很不尋常、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人民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強化調控,突出重點,狠抓落實,積極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全力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為實現“科學發展、富民強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 綜 合
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初步核算,全省生產總值達到16188.6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增速同比回落2.7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34.6億元,增長4.9%;第二產業增加值8777.4億元,增長10.5%;第三產業增加值5376.6億元,增長11.1%。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3.2:52.8:34.0調整為12.6:54.2:33.2。人均生產總值23239元,增長9.3%。
價格漲幅從高位逐步回落。居民消費價格1-4月持續走高,5月份以后呈現逐月回落態勢,全年上漲6.2%。其中城市和農村分別上漲5.2%和8.1%。工業品出廠價格和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分別上漲16.7%和15.9%。農產品生產價格和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分別上漲9.0%和18.6%。
表1 2008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及漲跌幅度
就業再就業工作力度加大。年末全省就業人員3722.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7.1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961.3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6%,比上年末提高0.13個百分點,控制在調控目標之內。
民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8565.6億元,比上年增長12.1%,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達52.9%,同比提高1.0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3%。實繳稅金997.9億元,增長33.4%,占全部財政收入的比重為54.8%,提高5.8個百分點。完成出口145.8億美元,增長55.7%,占全省出口總值的60.7%,提高5.6個百分點,經濟發展的活力增強。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結構性矛盾突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虧損企業和虧損行業增加、節能降耗任務依然艱巨、就業形勢較為嚴峻等。
二、農 業
農業生產穩定增長。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全年糧食播種面積615.8萬公頃,比上年減少0.2%;糧食單產達每畝314.6公斤,創歷史新高;總產量2905.8萬噸,增長2.3%,為1999年以來最高水平。棉花生產平穩增長,播種面積69萬公頃,增長1.5%;總產量73.7萬噸,增長1.7%。油料播種面積51.7萬公頃,增長3.7%;總產量152.6萬噸,增長10.5%。蔬菜播種面積110.1萬公頃,增長2.5%;總產量6684.6萬噸,增長3.8%。畜牧業生產保持平穩,肉類、禽蛋、牛奶產量分別達到420.6萬噸、411.0萬噸和504.5萬噸,分別增長5.6%、3.7%和3.1%,水產品產量達96.6萬噸,增長6.6%。
農業結構不斷優化。畜牧、蔬菜、果品三大優勢產業帶動作用明顯,實現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達68.5%,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繼續提高,產業化經營率達到55.3%,提高1.7個百分點。
農業基礎設施得到加強。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456.1萬公頃,新增有效灌溉面積7.8萬公頃,有效灌溉率達77.3%;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4.4萬公頃。農業機械總動力9558.0萬千瓦,比上年增長4.6%。實際機耕面積達491.4萬公頃,占年末常用耕地面積的比重達83.3%,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當年機械播種面積601.8萬公頃,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比重達69.1%,提高5.8個百分點;機械收獲面積284.6萬公頃,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比重達32.7%,提高1.7個百分點。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農村用電量418.9億千瓦小時。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保持增長。全部工業增加值完成7967.6億元,比上年增長11.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110.6億元,增長13.5%,產銷率為97.2%。
表2 2008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增長速度
單位:億元
經濟效益保持增長。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1291.2億元,比上年增長6.5%。其中,私營企業實現利潤493.1億元,增長31.7%。增長較快的行業有:煤炭采選業增長1.7倍、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增長78.7%、醫藥制造業增長47.7%、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8.7%、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增長31.5%、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22.7%、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25.3%。
工業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裝備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對工業生產的帶動作用增強,分別完成增加值837.2億元和512.5億元,比上年增長18.8%和15.2%;占規模以上工業的13.7%和8.4%。鋼鐵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產品結構逐步優化,鋼材板帶比達55.1%,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傳統優勢產業整合重組力度加大,組建了河北鋼鐵集團和冀中能源集團,河北鋼鐵礦業公司掛牌運營。
表3 2008年工業主要產品產量
建筑業生產穩步增長。全社會建筑業完成增加值809.8億元,比上年增長3.6%。資質等級以上建筑業企業房屋施工面積15072.6萬平方米,增長12.3%;房屋竣工面積5951萬平方米,下降5.7%。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平穩較快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870.8億元,比上年增長28.8%。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7465.1億元,增長31.2%,增速同比加快2.9個百分點;農村投資1405.6億元,增長17.7%。
表4 2008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情況
單位:億元
投資結構繼續改善。三次產業投資較快增長。第一產業完成投資181.0億元,比上年增長55.7%;第二產業完成投資4098.3億元,增長37.3%;第三產業完成投資3185.8億元,增長23.1%。制造業投資快速增長,完成投資3233.7億元,增長41.2%。其中鋼鐵、裝備制造、石油化工行業完成投資2246.7億元,增長48.8%。城市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加大,完成投資比上年增長37.2%,同比加快24.4個百分點,占城鎮投資的比重由上年的4.9%提高到5.1%。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較快,完成投資1062.6億元,增長49.8%。其中90平方米以下住宅完成投資337.3億元,增長1.1倍。重大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億元以上在建項目1385個,比上年增加48個;完成投資3112.5億元,增長29.1%。其中曹妃甸循環經濟示范區完成投資327.2億元,增長36.6%。華能上安電廠三期工程、國華尚義七甲山風電工程、首鋼京唐公司鋼鐵廠、邯鋼新區建設、唐山軌道客車時速300公里動車組、中煤旭陽公司200萬噸煤化工項目、長城汽車工業園一二三期工程、晶龍集團太陽能電池續建、保定天威英利太陽能三期工程、承唐高速公路、中鋼集團濱海實業有限公司8萬噸鎳鐵項目、富士康精密電子(廊坊)有限公司科技園一期工程、香河經緯家具材料裝飾城、三河匯福物流園區等一批重大項目進展順利。
五、國內貿易
消費品市場繁榮活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4880.4億元,比上年增長22.4%。其中,城市零售額2335.7億元,增長22.3%;農村零售額2544.7億元,增長22.5%。住宿和餐飲業依然保持較快增長,實現零售額628.2億元,增長24.8%。批發和零售業增長平穩,實現零售額4175.4億元,增長22.3%。
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吃、穿、用商品類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5.4%、22.2%和20.3%。其中,食品類增長27.1%,煙酒類增長29.6%,服裝類增長23.1%,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4.5%,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25.8%,石油及制品類增長31.5%,汽車類增長21.7%。
六、對外經濟
對外貿易較快增長。進出口總值384.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0.5%,其中出口總值240.3億美元,增長41.3%,增速同比加快12.6和8.7個百分點。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機電產品和高技術產品出口快速增長,出口總值分別完成76.6億美元和21.4億美元,增長50.1%和98.0%;占全省出口的比重分別為31.9%和8.9%,同比提高1.9和3.0個百分點。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角鋼及型鋼、鋼鐵板材出口分別增長1.6倍和1.1倍。積極推進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拉美、大洋洲、非洲等新興市場成為新增長點,出口分別增長68.5%、58.9%和47.2%;傳統亞洲市場向深度挖掘,出口114.2億美元,增長42.4%。
表5 2008年全省進出口情況
單位:億美元
利用外資邁出較大步伐。實際利用外資36.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0.8%,其中外商直接投資34.2億美元,增長41.5%??偼顿Y500萬美元以上項目到位外資增長48.8%,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資比重達94.2%。新批合同248個,合同外資額28.9億美元,下降7.4%。裝備制造、醫藥、食品、建材等產業到位外資16.0億美元,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資比重為46.7%。高新技術產業外商直接投資9.5億美元,增長97.6%,比上年加快75.2個百分點。省級及以上開發區外商直接投資14.0億美元,增長61.9%,加快13.2個百分點。
表6 2008年全省利用外資情況
對內開放成效明顯。全年引進省外技術5346項,比上年增長1.1%;引進資金1185.7億元,增長47.2%;引進人才6.5萬人,增長29.0%。
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取得新進展。全省簽訂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合同170份,合同總金額40.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倍;完成營業額16.2億美元,增長25.3%;外派人數7660人次,下降28.0%。
七、交通、郵電業和旅游
交通郵電業平穩發展。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281.2億元,比上年增長2.6%。
全年貨物周轉量5209億噸公里,比上年下降5.4%;旅客周轉量1236.6億人公里,增長6.1%。港口吞吐量達4.5億噸,增長12.5%。全省公路通車里程14.95萬公里(包括村路),其中高速公路3234公里,新建成高速公路381公里。新、改建農村公路1576公里,總里程達71363公里。民用轎車擁有量122.9萬輛,增長24.9%,其中私人轎車108.7萬輛,增長26.5%。
表7 2008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運輸量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000年不變價)1076.7億元,比上年增長26.3%。其中,郵政業務量41.4億元,增長13.8%;電信業務量1035.3億元,增長26.9%。年末局用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到2121.3萬門,減少95.7萬門;固定電話用戶達到1457.5萬戶,其中城市電話用戶925.4萬戶,鄉村電話用戶532.1萬戶,分別減少131.6萬戶、68.9萬戶和62.7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達到3214.1萬戶,增加399.3萬戶。全省固定及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4671.6萬戶,增加267.7萬戶。移動電話普及率達46.0部/百人,增加4.5部/百人。寬帶網用戶達387萬戶,增長36.7%。
全年接待國際游客75.0萬人次,旅游外匯收入2.7億美元,分別比上年下降8.3%和11.4%;接待國內游客9747萬人次,創收535.5億元,分別下降2.8%和3.8%。旅游業總收入554.5億元,下降4.4%。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財政收支較快增長。全部財政收入達1820.8億元,比上年增長19.1%,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944.6億元,增長19.7%。財政支出1851.7億元,增長22.9%。
金融運行平穩。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7709.0億元,比年初增加3353.4億元;各項貸款余額9453.3億元,比年初增加1426.8億元?,F金收支相抵凈投放貨幣423.8億元。
保險事業穩步發展。保費收入480.6億元,比上年增長44.7%。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03.1億元,壽險保費收入351.1億元,健康和意外傷害險保費收入26.4億元,分別增長22.5%、53.4%和38.4%。各項賠款和給付147.7億元。其中,財產險賠款60.4億元,增長35.9%;壽險賠付79.1億元,增長49.5%;健康和意外傷害險賠付8.2億元,增長62.8%。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各類教育事業加快發展。研究生招生9234人,比上年增長9.9%,在學研究生25261人,增長11.3%。普通高等學校105所,招生32.0萬人,增長8.5%,在校學生100萬人,增長7.5%。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105.6萬人,普通中學在校生409.3萬人,小學在校生475.7萬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66%。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達92%,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幼兒園在園幼兒139.1萬人。
表8 2008年各類學校招生和在校生情況
科技事業成績明顯??萍纪度朐黾?,全省用于科技活動的經費支出為193億元,比上年增長17.6%。其中研究與發展(r&d)經費支出107億元,增長17.8%,占全省生產總值的0.66%??萍缄犖椴粩鄩汛?,年末從事科技活動人員14.6萬人,增長4.3%,其中科學家和工程師10.5萬人,增長5.0%??萍紕撔履芰υ鰪?,建設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中試基地302家。全年組織實施重點技術創新項目24項,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106項,其中在建國家重大專項和示范工程22項,新增國家重大專項和示范工程18項。
科技成果顯著。全年共登記省以上科技成果3049項,其中國際領先的50項,國際先進的525項,國內領先的1871項,國內先進的537項。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加強,專利事業較快發展。全年專利申請量9128件,授權量5496件,分別比上年增長16.2%和2.6%。技術市場活躍。全年共簽訂技術合同4100份,技術合同成交金額16.6億元,分別增長18.8%和0.9%。
綜合技術服務能力有所增強。全省共有產品質量、體系認證機構10個,完成對15876個企業的產品認證。共有法定計量技術機構153個,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189.6萬臺(件)。全省共有天氣雷達觀測站點11個,衛星云圖接收站點8個。有地震臺站28個,地震遙測臺網2個。測繪部門審核地圖31件。全省省級地質環境監測站1個。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發展迅速。年末全省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27個,文化館164個,公共圖書館160個,博物館55個,檔案館183個。廣播電臺12座,中、短波廣播發射臺和轉播臺31座;電視臺12座。有線電視用戶616.3萬戶。廣播電視自然村“村村通”工程進展順利,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達98.9%,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98.8%。電視劇產量5部。出版全國性和省級報紙19.1億份,各類雜志4922.0萬冊,圖書1.5億冊。
衛生事業得到加強。積極推進公共衛生三大體系建設,年末全省共有衛生機構19176個,其中醫院、衛生院3100個;衛生技術人員24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10.5萬人,護師、護士6.8萬人;床位21.5萬張,其中醫院、衛生院19.8萬張。擁有衛生防疫、防治機構352個,衛生技術人員1.1萬人;婦幼衛生機構186個,衛生技術人員1.3萬人;鄉鎮衛生院1962個,床位4.9萬張,衛生技術人員4.6萬人。農村有醫療點的村數占總村數的97%,鄉村醫生和衛生員8.0萬人。已有4668.2萬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86%。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競技體育取得新成績,在全國高水平比賽中,我省運動健兒獲金牌8.5枚,銀牌16枚,銅牌19枚,其中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共獲金牌3枚,殘奧會上共獲金牌12枚,銀牌11枚,銅牌2枚,實現了運動成績的歷史性突破。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低生育水平保持穩定。全省年末常住人口達到6988.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90.8萬人,出生率為13.04‰;死亡人口45.2萬人,死亡率為6.49‰;凈增人口45.6萬人,自然增長率為6.55‰,與上年持平。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3441.1元,比上年增長15.0%。其中,工資性收入8891.5元,增長6.8%;財產性收入224.9元,增長37.3%;轉移性收入3946.4元,增長23.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795元,增長11.7%。其中,工資性收入1980元,增長12.8%;財產性收入119元,增長2.4%。居民消費保持了較快增長。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9086.7元,增長10.3%;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126元,增長12.2%。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支出的比重)為34.7%,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8.2%。居民居住條件逐步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建筑面積29.5平方米,農民人均居住面積30.7平方米。
社會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年末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083.1萬人,比上年增加336.8萬人。其中參保職工539.1萬人,參保退休人員199.5萬人,城鎮居民參保344.5萬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達481.7萬人,增加8.4萬人,城鎮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862.5萬人,其中參保職工達639.8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達222.7萬人。企業退休人員社區管理服務率為76.5%,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全省264.8萬人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其中農村171.4萬人,增加15.7萬人。
社會福利事業穩步發展。年末全省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達11.5萬張,收養各類人員8.7萬人。城鎮建立社區服務設施達6806個,其中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179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26.0億元,直接接受社會捐贈款18.4億元。
十二、資源、環境與安全生產
年末實有耕地總資源633.2萬公頃,比上年增加0.2萬公頃。其中常用耕地面積590.1萬公頃,增加0.8萬公頃。建設占用耕地0.6萬公頃,生態退耕0.2萬公頃。
國土資源調查及地質勘查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7處,其中,金屬礦產地5處,非金屬礦產地2處。
全年平均降水量557.7毫米,增長20.8%。全年總用水量199.8億立方米,比上年減少1.0%。其中,生活用水增長1.0%,工業用水減少6.8%,農業用水減少0.3%。人均用水量為285.9立方米,比上年減少1.65%。
全年完成造林面積345.8千公頃,其中人工造林完成192.9千公頃。全省森林覆蓋率為23.25%。全年達到和好于二級的天數為324天。
節能減排取得新進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工作,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節能減排九項措施,大力實施“雙三十”示范工程,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項目,節能減排工作力度不斷加大。高耗能行業生產增長呈現明顯放緩勢頭,綜合能源消費量增幅回落,預計全年單位gdp能耗降低率能夠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減少。
全年共發生森林火災27起,比上年減少77起。因森林火災造成受害森林面積2.86公頃,減少90.6%。全年因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2425萬元,減少74.5%。全年共發生各類地質災害39起,直接經濟損失95萬元。
全年各類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3429人,比上年下降12.1%。億元gdp死亡人數為0.212人,下降24.3%;工礦商貿企業10萬職工死亡人數為1.68人,下降9.2%;煤礦百萬噸死亡人數為1.06人,增長27.7%。全年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7630起,造成2935人死亡、8056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0.48億元;道路交通萬車死亡人數為3.39人,下降16.9%。
注:1、本公報2008年部分數據為快報數。
2、公報中全省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值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